CCEH 2025第十五分会场——污染物暴露测量前沿技术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来源: 环境所网站
作者: 张续、刘一琳、孙琦
发布时间:2025-08-31
2025年8月23日,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CCEH 2025)第十五分会场-污染物暴露测量前沿技术专题分会在杭州雷迪森铂丽大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朱英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亚韡研究员、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陈达教授共同召集,由王亚韡研究员、朱英研究员、陈达教授和尹瑞川教授(四川大学)担任主持嘉宾。会议聚焦污染物暴露测量的前沿技术展开深入交流,涵盖样本采集与前处理、质量控制、非靶标识别、高通量靶标分析、组学技术、单细胞分析、质谱成像等多个热点方向,深入交流了分析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信息学在环境与健康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会场照片
会上,多位专家带来高水平学术报告,并对相关研究领域发表成果进行了分享。报告内容涉及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的人群暴露与健康效应;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健康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基于Nano-DESI质谱成像技术的全氟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规律解析;活体原位分析方法以揭示污染物的动态迁移与毒性机制;水体氯化消毒过程中副产物生成机制;SP-ICP/MS技术评估与应用特点;水产品中新污染物的非靶向筛查与效应导向分析识别;空气污染物的原位暴露与毒性快速检测技术;手性纳米颗粒的生物响应差异分析;输液系统中微纳塑料的赋存规律与毒性等多个前沿主题。

朱英研究员和王亚韡研究进行专题报告

傅建捷研究员和赵甲亭研究员进行学术报告

尹瑞川教授和李丹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李灵香玉研究员和刘舒芹副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李志刚副教授和邓永锋副教授进行学术报告
本次会议现场学术氛围热烈。与会者就报告中的新技术方法、实际应用难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踊跃提问,专家们分别作出详细解答。通过深入交流,不仅厘清了许多技术应用的疑点,也激发了跨学科合作的新思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碰撞。

参会代表与报告专家现场交流
本次会议通过系统展示污染物暴露测量领域的新技术与新方法,有效促进了跨学科交流,为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撰稿:张续、刘一琳、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