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节,学校如何做好消毒?
来源: 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
作者: 王妍彦 张宝莹
发布时间:2025-11-28
冬春季是我国流感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预计流感病毒是今冬明春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病原体,其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人群密集、空间相对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内,还可能通过气溶胶形式传播。
学校作为人群聚集的重点场所,冬季室内活动增多,易引发流感病毒交叉感染。科学规范的消毒工作可有效阻断流感病毒传播,可配合每日健康状况监测工作,预防流感在学校内传播流行。
若班级内成员身体状况良好,无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
1.定时通风换气。根据天气情况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应注意保暖,避免因开窗通风导致着凉感冒。
2.保持环境清洁。教室、机房、活动室等区域以日常环境清洁为主。可定期对课桌、楼梯扶手、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可使用250 mg/L~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也可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醇类消毒剂等。
3.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手部接触污染物后等及时洗手。
若班级内成员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
1.加强通风换气。增加通风换气次数和单次通风时间。通风条件不良或条件允许时,可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或在无人条件下使用紫外线灯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2.严格物体表面消毒,规范处理污物。地面、墙面可选择500 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课桌、楼梯扶手、门把手、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可选择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有口鼻分泌物、呕吐物等污物污染时,应先用可吸附材料对其清洁去污,再使用消毒剂对被污染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完毕及时洗手。
3.做好餐饮具与织物消毒。餐盘、汤碗、水杯等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首选煮沸消毒,将餐饮具全部浸没水中,水沸腾后持续煮沸15分钟以上。毛巾等织物可用250 mg/L~5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5分钟后常规清洗;或煮沸15分钟以上消毒。
4.加强手卫生。饭前、便后、手部接触污染物后等需加强洗手或手消毒。手部有肉眼可见污物时,用洗手液(或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无可见污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注意事项:
1.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紫外线灯直射等消毒措施会对人员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消毒时需在无人条件下进行,同时注意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
2.醇类消毒剂适合小件物品的消毒处理,不适用于大面积物体表面的消毒,使用时远离明火。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05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