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一 无障碍 邮箱 地图 电话 公众号 EN
  • 消毒
  • 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动态
CCEH 2025第四分会场——新污染物毒性效应与机制专题会议顺利召开

 
  为推动新污染物毒性效应及其机制在环境与健康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CCEH2025)新污染物毒性效应与机制专题研讨会于2025年8月23日上午在雷迪森铂丽大饭店丽晶厅3召开。本次专题会议由复旦大学屈卫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戴家银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员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王琼研究员共同召集。特邀来自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知名学者,就本专题的前沿研究进行了10个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分别介绍了团队取得的最新学术进展,并就新污染物毒性的研究方法和未来研究方向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第四分会场现场
 
  会议上半场由复旦大学屈卫东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员共同主持。首先屈卫东教授进行开幕致辞,介绍了分会场总体设计和莅临专家学者,概述了我国环境与健康的相关工作和研究热点,并对各位专家及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感谢。
 
复旦大学屈卫东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茂勇研究员主持会议
 
  上海交通大学戴家银教授作了《超短链全氟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健康效应及科学管控》的报告,介绍了通过建立PFAS高效识别技术,分析超短链PFAS分布特征及潜在来源,明确超短链PFAS的毒性效应,并提出未来可通过建立高效筛查及不同介质的定量检测方法,开展超短链PFAS的人体暴露途径及清除规律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戴家银教授进行报告
 
  中山大学董光辉教授作了《基于中国人群的环境新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的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PFASs环境污染状况和我国人群暴露负荷及健康风险。
 
中山大学董光辉教授进行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马瑾研究员作了题为《北京市公园土壤有机磷酸酯赋存特征及其环境风险》的报告,介绍了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方法研究公园土壤中有机磷酸酯(OPEs)的污染水平、空间分布、潜在来源、生态风险和概率健康风险。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马瑾研究员进行报告
 
  山西大学桑楠教授作了《煤基产业区空气污染发育毒性靶点与组分作用机制》的报告,介绍了针对典型煤基产业区分析空气污染的发育毒性靶点,阐明了发育异常致呼吸和神经系统疾病机制,并以机制为导向识别毒性组分及致毒结构作用。
 
山西大学桑楠教授进行报告
 
  青岛大学晋小婷教授作了《全氟化合物血管风险的高毒性结构识别及潜在毒性机制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针对全氟化合物整合生物蓄积与毒性指标,利用ToxPi方法排序并结合机器学习识别高毒性结构。利用体外实验明确PFCs引发血管毒性的结构特征,结合体内数据揭示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与机制。
 
青岛大学晋小婷教授进行报告
 
  会议下半场由戴家银教授与王琼研究员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戴家银教授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王琼研究员共同主持
 
  上海大学李辉研究员团队王晨副研究员作了《氯代有机磷酸酯诱导免疫毒性及健康风险分子机制》的报告,介绍了以THP-1巨噬细胞为模型结合多学科交叉手段挖掘TDCPP免疫毒性机制,利用BALB/c小鼠乳腺癌模型揭示TDCPP加剧癌症风险的分子机制。
 
上海大学李辉研究员团队王晨副研究员进行报告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杨辉研究员作了《环境污染物PAEs干扰LAMs与靶细胞通讯影响脂肪组织重塑的机制研究》的报告,介绍了LAMs通过APOE-APP信号与脂肪前体细胞通讯、介导白色脂肪重塑的新机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杨辉研究员进行报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菲菲研究员作了《微塑料:检测、赋存、毒性效应及机制》的报告,介绍了微塑料的检测方法及环境赋存特征,以及其对土壤微生物、水生生物的影响和神经、生殖及呼吸等系统的毒性效应及机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王菲菲研究员进行报告
 
  天津医科大学陈曦教授作了《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2型糖尿病风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的报告,介绍了结合人群流行病学、单一及混合暴露模型、代谢组学和细胞实验等多种研究方法,阐明多种污染物暴露与糖尿病发生的关系,并探讨代谢紊乱与氧化应激等关键生物过程的作用机制。
 
天津医科大学陈曦教授进行报告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唐宋研究员作了《基于功能暴露组学的有机磷阻燃剂致心脏毒性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通过整合流行病学调查与斑马鱼模型实验,揭示了芳烃类OPEs可显著诱发心脏结构与功能异常,探讨其通过芳烃受体及多种核受体等关键分子靶点介导心脏毒性反应的机制。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唐宋研究员进行报告
 
  本场会议针对新污染物毒性效应与机制展开了详尽的探讨,呈现了新污染物的暴露特征、毒性效应和机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与会代表们认真聆听了各位专家关于最新研究成果的报告,并与报告专家进行了深入沟通。第五届中国环境与健康大会—新污染物毒性效应与机制分会场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撰稿:顾雯、李明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