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未满之美,盈而不溢
来源: 曹妃甸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二股
作者: 郑文超 艾力仁 艾珉月
发布时间:2025-05-14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当小满的脚步悄然而至,大地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却又微妙平衡的景象,而这一节气与环境健康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值得我们去细细探究与守护。
小满时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的开始,气候上有着明显的改变。在南方,雨水开始增多,“小满小满,江河渐满” 这句俗语生动地描绘了此时降水渐丰的状态。充沛的雨水滋养着大地,让山川田野处处充满了灵动的气息。河流、湖泊的水位逐渐上升,水域面积扩大,为众多水生生物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栖息繁衍空间。鱼虾在水中畅游,水草摇曳生姿,一幅和谐的水生生态画卷就此展开。池塘边,荷叶田田,荷花含苞待放,荷叶上滚动的水珠晶莹剔透,不仅是视觉上的美景,更是空气湿度调节的天然助力。雨水润泽下的植被愈发郁郁葱葱,森林宛如绿色的海洋,通过光合作用,源源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净化着空气,让整个区域的空气质量得以优化,为生活在周边的人们营造出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在这样的节气背景下,环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降雨量的增加,会带来许多环境问题。过多的降水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洪水会淹没农田、冲毁房屋,还可能裹挟着各种污染物,如垃圾、化肥农药残留等,流入江河湖泊,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这些受污染的水体会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甚至威胁到依赖这些水源的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而且,潮湿的环境容易滋生大量细菌、霉菌等微生物,在一些老旧房屋、阴暗角落,墙壁可能出现发霉的现象,人们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呼吸道、皮肤等方面的健康问题便容易被诱发,比如咳嗽、气喘、皮肤过敏等。
在北方,小满时气温快速升高,阳光炽热,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广袤的麦田在阳光照耀下一片金黄,微风拂过,麦浪滚滚,成为大地上一道壮观的风景。此时的高温对于一些害虫来说,也是繁殖生长的好时机,为了保障小麦的丰收,农民们可能会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如果农药使用不当,比如过量喷洒或者不按照规范操作,就会对土壤、空气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农药残留可能渗入土壤,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的生态结构,使得土壤肥力下降;飘散在空气中的农药微粒则会随着呼吸进入人体,危害人们的健康;同时,也会对田间的鸟类、昆虫等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打破原有的生物链平衡,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
小满时节的民俗活动同样与环境健康息息相关。例如吃苦菜的习俗,人们食用小满时节常见的苦菜,既顺应了时节变化,利用苦菜清热解毒等功效调养身体,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天气,同时,苦菜作为一种自然生长的野菜,其采摘和食用倡导了人们亲近自然、食用绿色天然食物的理念。相比于一些经过复杂加工、添加诸多人工添加剂的食品,苦菜这类野菜对环境的影响极小,且有助于减少人们对高能耗、高污染加工食品产业链的依赖,从源头上对环境健康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
面对小满时节环境健康面临的种种情况,我们需要积极采取行动去守护。在应对洪涝灾害方面,各地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完善排水系统,提高防洪抗涝能力,同时做好对受灾区域的环境清理和消毒工作,防止病菌滋生传播。对于农药使用问题,要加大对农民的科学种植培训力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鼓励使用生物防治手段,如引入害虫天敌等,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当增强环保意识,做好垃圾分类,减少生活污水排放,爱护身边的自然环境,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等活动,为提升环境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小满,这个充满诗意与生活气息的节气,提醒着我们自然环境健康的重要性。只有我们用心去呵护这小满时节的环境,守护好大自然的平衡,才能让每一个小满都充满生机与希望,让我们在健康美好的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生,去迎接每一季的丰收与喜悦。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环境健康的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守护好小满时节的环境,才能让这一节气所蕴含的美好与希望得以延续,让我们身处的大自然始终保持健康、和谐的状态,使人类能在这片美好的天地里与万物共生共荣,去迎接每一季的丰收与喜悦。让我们秉持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用实际行动为环境健康保驾护航,在小满的韵律中,奏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妙乐章。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在小满的旋律中,奏响环境健康的和谐乐章。
作者:郑文超 艾力仁 艾珉月(曹妃甸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二股)
编辑:王 姣 闫 旭
审核:潘力军
监制:王 林